來源:衡陽晚報 時間 : 2022-11-03
分享到:
一
結集30位衡陽籍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作品的《船到衡陽柳色深》(甘建華主編)散文選本終于付梓了。該書由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,書名取自南宋四大家之一范成大《泊衡州》詩句:“客里仍哦對雨吟,夜來星月曉還陰??战諢o春事,船到衡陽柳色深?!北緯Y集之初,中國散文學會名譽會長周明、石英、吳泰昌、王宗仁四位先生聞悉后,皆稱這是全國各地會員第一個“集結號”,實乃創意新穎、創新積極之舉,具有開風氣的時代表征。
中國歷史上衡陽籍文學名家名著并不多,可謂寥若晨星。究其實,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——
一是地理區域環境阻隔所致。湘地古稱南蠻,遠離中原政治、經濟、文化中心,加之有浩瀚洞庭阻隔,舟楫車馬不便,學子要赴京城趕考,實在太過艱難,未能入仕,焉有名著?
二是古代門閥制度的限制。人身依附,師出同門,乃封建社會學子升遷的一條重要通道。南方本來在京城做官的就少,舉子投帖依靠的師長官吏非常有限。所謂“近水樓臺先得月,向陽花木早逢春”,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三是文化偏見所致。湖南長期以來被稱之蠻荒之地,也是歷代官吏刑徒貶謫流放之所。賈誼放任長沙王太傅,長沙地處南方,離京師長安有數千里之遙。賈誼因貶離京,自認大辱,長途跋涉,途經湘江時,借《吊屈原賦》發泄自己的怨憤之情。
但衡陽作為藍墨水的上游,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,終究是要脫穎而出的。據稱,衡陽古代進士共計300人(包括時次失考的),其中兩名狀元、一名榜眼、兩名探花。
為什么說衡陽是藍墨水的上游?臺灣著名詩人、學者余光中先生曾說:“所有文化發祥地都是藍墨水的上游,哪怕是一條小溪,一座小山,一個屋場?!比绱苏f來,余先生所說“藍墨水的上游”,其實是概指各種文化的發祥地,并非單指某一條具體的河流。
二
衡陽文學肇始東晉名士耒陽羅含,其《湘中記》三卷,為中國山水散文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。所以,衡陽當代散文家所寫的散文,自然也有衡陽的地域特征。著名作家賈平凹說過:“什么樣的時代出什么樣的作家,什么樣的經歷出什么樣的作家,什么樣的特質出什么樣的作家,同樣的道理,什么樣的地理也是出什么樣的作家?!焙怅柕纳⑽淖骷覍懽匀簧剿?、風土人情、人文軼事、社會變革,必定有不同于別的地方的鮮明印記。通讀《船到衡陽柳色深——中國散文學會衡陽會員優秀作品選》,可見《去株洲看衡州花鼓戲》《衡山窯這朵奇葩》《大營驛岳飛碑刻考》《但得衡陽文脈香》《湘江邊的野渡》《春天里的蒸水河》《蓮湖灣的秋》《耒水流過相公堡》《衡南燒餅半天下》等散文,都是用衡陽人的眼睛看衡陽,用地地道道的衡陽語言寫的衡陽。
散文有名山名岳的文化印記。五岳之中“唯有南岳獨如飛”,所以衡陽散文家多從南岳風光秀麗多姿、人文景觀豐富多彩入手,在“五岳獨秀”上著筆潑墨。他們筆下的南岳七十二峰,既有大家閨秀天生麗質、端莊矜持的一面,又有小家碧玉、清雅可人的素顏自在,還有活潑可愛、天然去雕飾的特性。本書多篇寫及這座佛道共存共榮的名山,譬如《夏居煙霞茶院》《南岳文定亭記》《七十二峰之鳳凰》《岳北三井》《心愿之旅:南岳的散板》《松麓講堂夜課記》《南岳年·岳廟龍獅會》《讀詩社風云》《南岳風雅頌》,既有對南岳的深情,也有對衡山的宣揚,使之進一步具有文化地理學的意義。又有多篇聚焦綿延衡陽盆地四周的高山名峰,諸如《野潭無人蛙自鳴》中的聚湖峰、《岣嶁在高處》中的岣嶁峰、《岐山新年詩會》中的岐山、《解讀一座山的美麗》中的四明山、《天堂山的杜鵑紅了》中的天堂山、《雨母山的綠》中的雨母山。
散文有名家名作的文化傳承。自唐以來的流寓文人,諸如李白、杜甫、韓愈、柳宗元、黃庭堅等,仿如流星劃過閃亮的星空,在衡岳湘水留下許多詩文佳話。他們在衡陽所著文學作品,不僅使自己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巨匠,更是直接影響衡陽的學子和衡陽的文化傳承。衡陽散文家善于學習借鑒、加工提煉,形成了自我風格的升華。讀《步云橋記事》《去了一趟茅洞橋》《明前杉灣茶事》《鄧家祖屋念殘雪》《新橋早市》《大神的石灣》《斗山二塔春深處》《遐思在鴻雁樂棲的故園》《仰望袁隆平院士的銅像》等篇章,不難發現其中無論敘事、寫景、抒情,抑或語言文字的修飾風格,都可以感受傳承古代名家名作的影子。
散文有名人名跡的歷史傳承。衡陽的歷史文化遺跡頗多,帝嚳赤松,堯址舜跡,農神禹功,遺跡遍布,都成為衡陽散文家描寫歌頌、抒發感慨的題材?!都埗捡缫刂辍?,對“湖湘第一名人”紙圣蔡倫有著全新解讀?!都拍南嫖鞑萏谩?,對船山先生墳塋三叩以禮?!秾ぴL狀元故居》追憶元代何克明、清代彭浚的事功,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兩位狀元的家山美景?!赌懿粦浡宸颉飞钋槟钸断壬c晴好居的各種善緣?!堵宸蛟谙喙さ臍q月》記述先生九十年來的家國情懷,“他的咳嗽聲里都有著相公堡燒餅的味道”——這是對名人名跡何等生動傳神的神來之筆呀!
三
衡陽散文家所寫的散文,自然有衡陽的文學風格。魯迅先生曾經說過:“現在的文學也一樣,有地方色彩的,倒容易成為世界的,即為別國所注意?!?/p>
“好讀書,喜從武,講義氣,靠得住?!边@是衡陽人的本質特點。這種特有的氣質,既有湖南人“先天下之憂而憂”的家國情懷,又有湘地其他地方所沒有的人文特色。元代衡山何克明憑藉一篇《云夢賦》,中鄉試第一,接著狀元及第,“在湖廣間享有盛名”,迄今猶為儒林傳頌。
本書中衡陽散文家的作品,一般都意境雄闊、寄寓深遠,注重表現個人的生活感受。他們借助想象與聯想,由此及彼、由淺入深、由實而虛地依次寫來,可以融情于景、寄情于事、寓情于物、托物言志,表達各自的真情實感?!赌吆优系脑娙藗儭贰断愀鄣镍P凰木》《我的村莊》《竹影中的鄉愁》《靈渠的美與靜》《我看風景卻裝飾了他的夢》《藍天白云下的詩城》《奔向尕斯庫勒湖》《我彎里的池塘》《清水鋪的前世今生》等作品,實現物我的高度統一,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,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。
四
湖南是方言大省,而衡陽又是全省地方方言最多的市州之一?!胺窖允且环N口頭文化,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承載著我們的‘鄉愁’,是我們精神歸屬感和文化認同感的重要聯結?!焙洗髮W語言學教授彭蘭玉專著《衡陽方言語法研究》,主要探討衡陽方言的語法特點?!昂怅柸耸褂玫姆窖?,主要有湘語和贛語兩大系。而贛語又屬于西南官話,故衡陽市區方言與西南官話較為接近?!彼f。
衡陽散文家的作品,自然有衡陽的語言特點和語言符號,有別于國內其他地方,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。他們在寫作衡陽題材的作品時,充分運用大量的本地方言,進而增加作品的生動性、趣味性與可讀性。這方面在《糯米甜酒溢荷香》《雁鵝雁鵝一字雁鵝雁鵝人字》《打魚丸》《曬谷坪》)中,反映得尤其明顯而吸引讀者。
最近,我翻閱20世紀80年代祁東縣民間文學三套集成,書中許多故事、詩歌與民間文學,令人感受到地方文學的本土魅力,真正體會到“只有民族的,才是世界的”精髓所在。
而散文《湘江漁歌》的語言特點,就有著濃郁的衡陽地方特點,譬如以下兩首引用漁歌:
“漁歌唱起自開懷,今日唱噠明日來。唱得江中鯉魚跳,唱得雁鵝一字排?!?/p>
“哥打魚到石灘頭,石頭瓦砟硬到腳。石頭硬腳妹心疼,做雙布鞋送哥哥。青布鞋子藍布幫,小妹做鞋二十雙。只要漁哥不嫌棄,選到哪雙拿哪雙?!?/p>
你們看看吧,有藍墨水河的浸潤,衡陽散文根柢多么深厚,語言多么清新,寫作多么靈活,而前路又是多么開闊??!
湖南省作家協會 | 版權所有 : 湘ICP備05001310號
Copyright ? 2005 - 2012 Frguo. All Rights Reserved